小慧在我們診所接受了縮乳手術
在手術後的一次回診
她告訴我,她很開心在這裡完成了手術
但是她的朋友跟她說,為什麼不在大醫院做呢?
在大醫院最大的差別在住院,手術後有人幫忙換藥、
處理術後暫時放在胸部用來引流血水的引流管
不是很輕鬆嗎?
Photo by Hipster Mum on Unsplash
這是很有趣的問題
為了回答她的問題
剛好2020的整外重建外科雜誌PRS有一篇在探討這個主題的文章
可以跟小慧和大家分享
這是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整形外科、哈佛公衛學者的共同研究
(PRS 145: 499e, 2020)
作者回溯性的從商業保險資料庫中分析
研究一共包含了16303個病人,住院病人有1237位,門診手術(不用住院)病人有1237位,
另外有8153位病人接受術後23小時的留置觀察
比較住院病人與門診手術病人
1. 住院病人有較高的14天內再入院比例(1.4% vs 0.3%)
2. 住院病人有較高的手術併發症比例(7.8% vs 4.9%)
比較23小時留觀病人與門診手術病人
1. 兩者的14天內再入院比例沒有具統計意義的差別(0.5% vs 0.3%)
2. 23小時留觀病人有較高的手術併發症比例(4.8% vs 3.2%)
比較三者花費的中位數,付給醫師的費用相似都在美金約4000元左右,
但是總花費由高至低分別是
住院病人 > 23小時留觀病人 > 門診手術病人
住院病人要比門診手術病人多付約120%、
23小時留觀病人要比門診手術病人多付約48%的費用
本研究導入propensity match來減少病人本身共病可能對選擇病人造成的影響、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
整體來看
1. 縮乳手術是一項安全的手術,14天內再入院比例很低(大約是1%)
2. 併發症比例相對低,大約是5%(可能低估,因為較小型的併發症直接在回診時處理,並不會反應該商業保險的資料庫裡)
3. 門診手術不會增加14天內再入院的比例、也不會增加手術併發症、而且病人要負擔的費用少得多
上圖:實際縮乳手術照片。左為手術前,右為手術後三個月。縮乳手術能大幅減輕因為過重的乳房造成的肩頸酸痛、改善美觀程度。實際縮乳手術的方式因乳房大小有所不同。本圖採取的是wise pattern,或稱倒T切口的手術方式,適合巨大胸部、或因哺乳而產生嚴重下垂的客戶。
跟大家分享囉!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任何問題歡迎line私訊討論,或留言討論
莊昆霖醫師LINE ID : @prsjack
歡迎線上免費提問,內容不公開,保證安心,我會親自回覆
看診地點時間
週一12:00-20:00 台北
週二11:00-19:00 高雄
週三12:00-20:00 板橋
週四11:00-19:00 桃園
週六10:00-18:00 板橋
預約電話0800-53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