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脂肪移植的概念在1893年由Neuber醫師提出
Photo by Devi Puspita Amartha Yahya on Unsplash
但是直到近十年理論概念成型、
技術精進才迅速成為美容醫學安全、有效的新寵兒
除了美容之外,
自體脂肪移植對於疤痕組織、乳癌切除後、放射線治療後、開顱手術後的重建也很有幫助
上面三張圖:以自體脂肪隆乳為例,由上而下分別是自體脂肪隆乳一次、
自體脂肪隆乳二次、自體脂肪隆乳三次。
自體脂肪移植是將身體某個部位多餘的脂肪,
比如說小腹、腰部、或大腿
以抽脂的方式抽出、經過離心純化
再將脂肪植回體內需要治療部位的一種整形外科手術
植入脂肪的穩定性、存活率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指標
如同栽種植物一樣
種子能不能穩定發芽成長受到四個主要因素的影響:種子的好壞、土壤的肥沃度、種植的方式、以及栽種後的照顧
外科醫師能控制的第一項重要變數是
植入脂肪顆粒在面臨剛剛植入時,因為沒有血液循環
將植入的脂肪顆粒做的愈均勻、顆粒愈小(小於2mm)
可以確保植入物有足夠的相對表面積來進行血氧與細胞排出廢物的交換
這樣的做法在文獻上能得到確實的支持
控制均勻、顆粒夠小的脂肪球能確實增加自體脂肪移植的存活率
外科醫師嘗試控制的第二項重要變數是生長因子
生長因子是細胞與細胞之間傳遞訊息的一種物質
會影響脂肪移植的生長因子包括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F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IGF(類胰島素生長因子)、EGF(表皮生長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EPO(紅血球生成素)、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以及ASCs(脂肪幹細胞)
目前在以動物為對象的醫療文獻中
上述的生長因子絕大多數都能造成更好的移植結果
其中又以脂肪幹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以及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在以人為對象的醫療文獻中
則是以脂肪幹細胞、以及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能得到更好的加成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
大致的做法是在離心純化之後、準備移植之前的脂肪中加入這些生長因子
以脂肪幹細胞為例需要在手術之前事先準備
從同一位病患身上抽取脂肪細胞並經過數週在實驗室培養出高濃度的脂肪幹細胞之後
在實際進行自體脂肪移植的時候再加入要移植的脂肪之中
因為每份文獻的詳細做法可能略有不同
文獻與文獻之間的可比性不高
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獲得更多的實證
基因治療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移植脂肪後前48小時重要的生理機制
科學家利用帶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載體與脂肪共同移植
對於術後6個月的脂肪存活率而言,在動物實驗中能得到正向的結果
脂肪的組織工程學
如果能塑造類似體內脂肪細胞生長的環境
包括人類脂肪細胞外間質、生長因子、膠原蛋白等、
加上脂肪幹細胞
可以產生脂肪細胞
目前在動物實驗能看到正向的結果
其他研究有提到
移植接受部位與植入脂肪的相對體積、
減少移植時植入脂肪的速度來降低脂肪細胞受到的剪力
也可能影響自體脂肪移植的存活率
結論
自體脂肪移植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手術
醫師與科學家嘗試許多方法讓這個手術有更好的存活率
更好的預測性、更少的併發症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將待移植的脂肪顆粒準備均勻、體積減小
另外在人體的文獻中脂肪幹細胞、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的添加能得到正向的結果
但是未來仍然需要更多的報告來讓醫界得到共識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任何問題歡迎line私訊討論,或留言討論
莊昆霖醫師LINE ID : @prsjack
歡迎線上免費提問,內容不公開,保證安心,我會親自回覆
看診地點時間
週一12:00-20:00 台北
週二11:00-19:00 高雄
週三12:00-20:00 板橋
週四11:00-19:00 桃園
週六10:00-18:00 板橋
預約電話0800-533-18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