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抽了1750cc嗎?
不是,是抽了1750 x 4=7000cc!
抽脂手術自從1921年問世以來
經歷了醫師們不斷的改良與優化
目前的標準是先在抽脂部位注射腫脹液(tumescent)為主的方法來進行抽脂
使用腫脹液(通常包括生理食鹽水、血管收縮藥物、局部麻藥)能讓失血量減少到抽脂總量的1%
也就是說假如抽了2000cc的脂肪(包括血水),
大約的失血量是20cc(類似抽兩管10cc的血)
這樣的方式大幅提高了抽脂手術的安全性
但是好還要更好,衍生而來的問題是
- 抽越多病人的滿意度越高,但是有沒有安全性的(抽脂總量)上限呢?
- 在進行大量抽脂的時候,要如何提高抽脂手術的安全性?
大量抽脂
一般定義大量抽脂是一次的抽脂量達4000cc,因為病人的體型可能有所差異,也有比較寬鬆的定義是3000-5000cc
要抽出更多的脂肪,勢必需要先打入更多的腫脹液
這樣會增加肺水腫的機率、也會讓手術麻醉後的體液平衡較為困難
因此要進行大量抽脂 務必要先了解要注意的事項
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術前評估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慎選病人」
雖然抽脂比不是減肥的好方法
但是確實有極高比例的抽脂病人屬於肥胖的定義
肥胖有較高機率的共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臟病、深部靜脈栓塞、阻塞性呼吸症候群等
應該在術前評估即篩選掉過度肥胖、或有這一類高風險共病的病人
特別應與麻醉科醫師討論可能的抽脂量、手術時間、擺位等細節
腫脹液
腫脹液的配方其實大同小異,舉Klein溶液為例
含有1000cc的等張生理食鹽水、50cc 1%的lidocaine局部麻醉藥、1cc 1:1000的epinephrine血管收縮藥、以及12.5cc(8.4% sodium bicarbonate)平衡pH值、減少注射時的疼痛
其中的lidocaine上限值是35-55mg/kg,以一位60公斤的病人為例
最多就是打入60 x 55=3300mg的lidocaine
Klein溶液一包(1000cc)裡有500mg(50 x 1% x 1000),所以最多可以打到6.6包
如果以打入2cc、抽1cc這樣的比例來看,大約就是能抽3300cc
如果lidocaine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通常在打入腫脹液後8-32小時達高峰
可能會有鎮靜、意識混亂、昏迷等中毒症狀
術中點滴
術中應持續偵測病人的心跳、血壓等生命徵象
因為腫脹液在手術中、手術後都會持續被人體吸收
應該將腫脹液也算入體液衡定的input
通常每1cc的抽出量應考慮補充0.1cc到0.25cc的crystalloid水溶液,舉例抽脂4000cc,可以點滴給予約400cc左右的生理食鹽水
抽脂可能的危險因子
其實都與大量抽脂直接或間接相關
比方說抽脂>3000-5000cc
腫脹液>3000-5000cc
二次抽脂、合併腹部拉皮、預估失血量>500cc、以及手術時間>6-8小時
可能提高的風險包括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脂肪栓塞、貧血、穿孔、感染、體液不平衡、肺水腫、低體溫、藥物中毒等,這也是醫師在整個手術過程需要不斷注意與預防的部分
肺栓塞與深部靜脈栓塞
東方人的機率較西方人少,但是仍需注意
有統計抽脂手術與腹部整形合併,手術時間超過140分鐘,產生非致命的肺栓塞機率為8.8%
可能的死亡率在3000分之一到40000分之一左右
治療方式為在手術中擺位預防、壓力襪、以及低分子量肝素LMWH等
貧血
在手術後第七天,平均抽脂約500cc可能讓血比容Hct減少1%
因此假設病人的術前血比容Hct為33,血色素約為11
抽脂4000cc後可能讓血比容Hct減少8%,變成約30,血色素約為10
在術前即有貧血的病人要特別注意
術中可考慮給予tranexamic acid、減少出血、減少與其他手術合併、輸血
來避免術後產生貧血症狀
低體溫
抽脂手術常常需要暴露大體表面積在冷氣房中
手術房的溫度建議不要低於25℃
也要注意點滴的溫度、和身體未暴露部分的保溫
手術後止痛與高壓氧
術後合適的止痛能幫助病人早上下床移動、或增加移動的時間
這樣可以減少水腫、減少栓塞的機率
高壓氧可能對手術後復原、減少栓塞機率有幫助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任何問題歡迎line私訊討論,或留言討論
莊昆霖醫師LINE ID : @prsjack
歡迎線上免費提問,內容不公開,保證安心,我會親自回覆
看診地點時間
週一11:00-19:00 台北
週二11:00-19:00 高雄
週三12:00-19:00 板橋
週四11:00-19:00 桃園
週六10:00-18:00 板橋
預約電話0800-53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