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A

Q1:為什麼我做完了一次雷射/脈衝光除毛,卻沒有明顯的改善?

A1: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毛囊都處在同樣的生長週期。只有在生長期、且裡面有黑色毛髮的毛囊能被雷射/脈衝光破壞而達到除毛的效果。正常完整的療程大概需要4-6次,每次的間隔大約為一個月的時間。大部分的人在做完2-3個療程之後會開始看到「有感」的效果。

Q2:雷射/脈衝光除毛會不會很痛?

A2:雷射/脈衝光需要傳遞能量,變成熱量產生除毛的效果。因此確實會有短暫、瞬間因為熱而產生的疼痛感。幸運的是大部分的人即使沒有敷表皮的麻藥,仍然可以忍受這樣的感覺。使用表皮的麻藥、或者利用部分儀器具備的低溫探頭,在接觸皮膚感覺鈍化的時候擊發雷射,會更感覺不到疼痛。

Q3:這樣的治療會不會有副作用?

A3:在正確的操作之下,包括正確的雷射參數選擇、正確的術前術中術後皮膚保護,幾乎不會有副作用。少部分的人可能會在毛囊部位會發紅,有點像毛囊炎的情形。產生毛囊發紅的情形正是能量正確作用在毛囊的結果,一般會在二天到一週之內緩解。

Q4:術後要怎麼照顧?

A4:如同一般的雷射/脈衝光療程,在每一次治療之間建議做好防曬。另外,要治療的部位不要拔毛、或用蜜蠟除毛,用刮刀刮除在體表的毛髮即可。留下在毛囊中的黑色毛髮有助於下一次的治療。

Q5:治療會不會很花時間?

A5:視治療的部位而定,治療的部位越大,需要的時間越多。一般治療腋毛可能僅需要數分鐘,治療小腿可能需要大約二十分鐘。通常術前的準備,包括刮毛、等待表皮麻藥的時間會比實際治療的時間久。

Q6:治療會不會很花錢?

A6:同樣視治療的部位而定。治療的部位越大,需要的花費越多。每一間診所可能有不一樣的價格區間,值得事先了解與比較。如果將治療後省時省事,不再常常要花時間處理毛髮、得到更美觀的外觀來看,是一項值得的投資。

 

接下來談一談雷射/脈衝光除毛的背景知識

  西元1963年Goldman報告了雷射對皮膚的作用,記錄了紅寶石雷射會破壞含有色素的毛囊。直到1996年兩位哈佛醫學院的皮膚科醫師:Rox Anderson與John Parrish提出劃時代的選擇性光熱解理論,以及利用紅寶石雷射,才真正成功的完成雷射除毛,並且獲得理論的支持。

將身上不喜歡有毛髮部位的毛髮去除,一直是美容醫學極受歡迎的項目。依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2017年的統計資料,雷射/脈衝光除毛是全美執行項目的第四名,僅次於肉毒桿菌注射、填充物注射與果酸煥膚,全年度有超過110萬次。與2016年度比較大致持平、與2000年度比較則有50%的成長。(https://www.plasticsurgery.org/documents/News/Statistics/2017/plastic-surgery-statistics-report-2017.pdf)

 

 

 

 

 

 

 

 

 

 

 

 

毛髮與毛髮的生長週期

毛髮起於真皮層的毛囊,毛髮的生長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毛髮的生長週期可以分為生長期anagen、過渡期catagen以及休止期telogen,毛髮的顏色受到黑色素細胞分泌的黑色素影響,主要有兩種黑色素:棕黑色的eumelanin,以及紅色的pheomelanin。

 

雷射/脈衝光除毛的理論

主要吸收雷射光能量的色基chromophore為黑色素。黑色素主要是吸收波長在紅色到近紅外光的波長,選擇適當波長的雷射(波長約在500-700nm),在人體的三大色基黑色素、血紅素與水中,將使得絕大多數的雷射都被黑色素所吸收。「雷射只破壞吸收該段波長雷射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選擇性光熱解理論。就除毛而言,理想的目標為真皮層中毛囊膨脹部(bulge region)中的毛囊幹細胞,但是因為實際吸收雷射能量的是充滿黑色素的毛髮,因此臨床使用的除毛雷射脈衝時間要稍長於組織的熱緩解時間(thermal relaxation time,TRT),才能讓熱量由黑色素的毛髮擴散到週邊的毛囊幹細胞並且破壞這些毛囊幹細胞。僅破壞毛髮可以達成暫時性除毛,要達到永久性除毛的條件包括:毛髮處於生長期毛囊中有黑色的毛髮、毛髮的顏色(黑色素的多寡)、皮膚的顏色(多少比例的能量確實傳達到毛髮)、以及可接受的能量強度。依據美國FDA的定義,永久性除毛意味著長期穩定的毛髮數量減少、治療後毛髮數量減少80-90%、且持續兩年時間。每一次的治療大約有15-30%的毛髮能達到永久性除毛,假設每次治療有30%達成永久性除毛計算,要達到80%永久性除毛約需要約4.5次(0.7^n < 0.2, n>4.5)。

 

 

 <圖片來源:http://www.lasermarket.co.uk/news/understanding-lasers/>
(Haemoglobin:血紅素;Melanin:黑色素;Water:水)

 

成功的雷射/脈衝光除毛有賴於

  1. 適當的選擇病人
  2. 知情同意書的說明與良好的術前準備
  3. 確實了解除毛的原理與可能的併發症,以期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與早期發現
  4. 選擇合適的雷射/脈衝光種類、能量、作用時間

適當的選擇病人

  如果病人有疑似多毛症的病症,要考慮檢查荷爾蒙與其他內分泌的問題、或經病史與理學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對於懷孕期的婦女而言,由於此時的毛髮旺盛可能是暫時性的,因此不建議進行雷射/脈衝光除毛。患部有其他的皮膚病變如癬、曬傷、過度乾燥敏感的肌膚也不建議進行治療。有蟹足腫或疤痕增生體質要與醫師詳細諮詢。在接受治療前的六週以內如果有進行拔毛或蜜臘除毛,由於毛囊內可能沒有毛髮,因此可能會讓該次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最近有服用黃金的人使用Q-switch雷射可能產生金質沉著病chyrsiasis。最近有服用光敏感藥物、局部使用A酸也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時機。皮膚黑、或最近曬黑的人都可能因為與毛髮的黑色素競爭能量,要調整雷射的選擇、或等曬黑的部位褪色後再行治療。患部的毛髮如果是灰、白、或紅色,理論上的除毛效果都遜於黑色的毛髮。
 

知情同意書

   知情同意書的內容要包括可能的併發症、治療計劃與預期的治療次數、適當的術前準備與術後照顧方式等。
 

術前準備

  不一定需要局部的麻醉藥物使用,常用的局部藥物如lidocaine、prilocaine在術前30-60分鐘使用可以減緩治療的疼痛不適。大量的部位如背部、腿部使用要注意使用劑量。理想的治療環境包括舒適的治療床或治療椅、涼爽的溫度、滅火器、雷射用眼鏡與護理人員的陪伴。

 

合適的雷射/脈衝光

雷射種類
  臨床上使用的雷射包括紅寶石雷射(694nm)、亞歷山大雷射(755nm)、二極體雷射(800-810nm)與脈衝光(400-1200nm)。
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fluence為單位面積的能量,可以想像成是雷射治療的「劑量」,單位為J/cm2。理論上愈強的能量密度愈能達成永久性除毛,但是併發症的機率也愈高。併發症包括毛囊發炎、水泡、暫時或永久性色素不均等。
雷射脈衝時間
  雷射脈衝時間(pulse duration)指的是雷射作用的時間。毛髮的直徑約為300μm,熱緩解時間 TRT為100ms。由於前述的理由,色基黑色素與實際待破壞的組織為毛囊幹細胞為不同但位置鄰近的細胞,理論上皮膚顏色深的人,要選擇略長於100ms的雷射脈衝時間pulse duration。
雷射光點大小(spot size)
  雷射穿過皮膚的膠原蛋白時會散射,理論上光點愈大散射的比例愈小,可以選擇大一點的光點。
皮膚冷卻
  冷卻皮膚可以減少疼痛,也可以減少熱能對表皮的傷害。現在常用的除毛雷射機種多半有內建的冷卻系統,也有使用散熱膏、噴灑冷媒等方式。
 

術後照顧

  術後可以預期的是在毛囊的位置看到一點一點紅紅的發炎狀態,可以持續2天到一週。冰敷與局部類固醇的使用可以縮短毛囊發炎的時間。術後常見的變化是治療部位的毛髮幾乎完全掉落,這些包括暫時性除毛與永久性除毛的結果。但是由於每次治療僅有15-30%的毛囊能達成永久性除毛,因此一段時間之後病人會感覺大多數的毛髮都長回來了。但是這些毛髮通常在1-2週後就會掉落,然後可以接受下一次的除毛治療,治療部位建議則要積極的防曬。
 
本文作者為整形外科 莊昆霖醫師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任何問題歡迎line私訊討論,或留言討論

莊昆霖醫師LINE ID :  @prsjack 

 歡迎線上免費提問,內容不公開,保證安心,我會親自回覆

看診地點時間

週一12:00-20:00 台北
週二11:00-19:00 高雄

週三12:00-20:00 板橋
週四11:00-19:00 桃園
週六10:00-18:00 板橋

預約諮詢門診專線 :0800-533-188

 

Image-1.pn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整外莊醫師 的頭像
    整外莊醫師

    話整為您

    整外莊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